对中国而言,“数字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世界而言,“数字中国”又能带来哪些利好?
影响7亿民众
刷脸注册会员、刷脸试装、刷脸支付……“靠脸”就能买到心仪的潮流服饰吗?在中国,答案是肯定的。近日,微信支付全国首家人脸智慧时尚店亮相,基于人脸识别技术,顾客可以获得个性化穿衣推荐。 同时,腾讯优Mall智能零售系统也正式上线,通过腾讯优图的人脸检索、识别技术,门店在消费者到店的那一刻就能识别顾客身份,还可根据过往消费记录提供个性化服务。据了解,该系统将在近期通过线下零售门店实际应用。
“刷脸”就可以干这么多事?两三年前,也许大多数中国民众都想象不到。而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火车站、便利店、办公楼等诸多日常情景。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逐渐发展为新的通用技术,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带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谈及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
人工智能向各领域延伸只是数字技术改变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例证之一。《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技术应用市场。
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相适应的是,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大踏步推进。截至去年前3季度,中国网络平均下行速率比2016年底提升35%以上,固定宽带速率全球排名也随之上升到第40位。与此同时,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5G试点城市范围的计划。而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中国将用5至10年时间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
撬动万亿市场
如今,中国经济正全面走向“数字化”。在供给侧,大数据、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交通运输、餐饮、零售等传统行业也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这为中国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在消费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其中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网络支付的样板市场。
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宏观政策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从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在顶层设计层面受到的重视逐级递增。而国务院先后颁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发布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则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谋篇布局。
市场研究机构麦肯锡预估,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增至26万亿元,以后每年将增加4万亿元,这将是全球最快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价值也在不断“外溢”。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与老挝、沙特、塞尔维亚等国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共同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阿里巴巴也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数字自由贸易区”。而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等一系列兴起于中国的数字经济模式,也在全球遍地开花,成为中国“新名片”。
“数字技术的进步让中国经济获得全新活力,中国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革命的中心。”英国《金融时报》这样评价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
助力百年目标
百兆网络宽带、4G手机、超高清4K电视……在宁夏中卫市东园镇金沙村,238户从海原县移民搬迁来的村民因互联网而进入新生活。
“这一切都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特别是‘新四通’工程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金沙村村委会主任雷军说,受益于此,农村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走上脱贫道路。
“新四通”,即宁夏实施的贫困村及搬迁移民新村“通光纤、通4G、通高清电视、通电商”工程。截至去年底,宁夏已建成92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逐步构建起“益农信息+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精准扶贫”电商业务合作新模式。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宁夏“新四通”所展现出的,正是“数字中国”为实现“百年目标”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据了解,中国积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在全国组织实施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等工程,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万个贫困村实现了宽带建设和升级改造。
数据还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支付宝、微信城市服务平台,政府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端应用等信息平台的用户规模已达2.4亿,超过总体网民数量的3成。这对“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等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推出的“全球政府相关领域数字化指数”指出,中国政府数字化程度在全球排名第8,超过美国和欧盟。这意味着,在通过数字技术改善社会治理模式、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中国正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