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尴尬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得治,可往往治疗起来又特别麻烦。吃药吧,怕副作用,担心药劲一过,睡眠质量又会反弹。调整作息呢,谁还没说过要早睡早起?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睡前放松心情?讲着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那种心里总有事、想法停不下来的人,想安静下来根本不简单。很多人试了不少方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心里难免有点失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注定睡不好。
在这种反复折腾中,焦虑感慢慢积累。越怕睡不着,反而越难入眠。想着明天还得上班,想着白天犯困的自己,越想越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心理负担,有时候比身体上的不舒服还要重。谁不想摆脱这种状态,哪怕是小小的改善,都能带来很大的希望和动力。
其实,失眠难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跟我们的心理状态和睡前习惯密切相关。可能你以前没太注意过,或许觉得那些东西没那么重要,但一旦开始关注,慢慢调整,你会发现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尤其是心理状态,心情越平和,睡眠质量往往越好。晚上如果一直带着焦虑和紧张,根本没法安心睡觉。
再说睡前习惯,这其实就是我们给自己打造一个“睡眠环境”的过程。比如说,关掉手机和电脑屏幕,别玩手机刷新闻刷短视频;尽量避免看让人兴奋或者让心跳加速的内容。泡个温水脚,喝杯温牛奶,或者做点轻松的拉伸,都能让身体慢慢放松下来。环境舒适,灯光柔和,声音安静,这些细节其实也能帮你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说实话,改变这些习惯刚开始会有点难。毕竟习惯就是习惯,想要打破它,需要点决心和耐心。可你要是能坚持下来,收获会让你觉得一切都值了。其实,不少人反馈,调整心理状态和睡前习惯后,出现了三个比较明显的好转:
第一,入睡更快了。以前躺在床上能折腾好久,心里七上八下的,调整习惯后,能够更快进入梦乡。别小看这点改变,它能帮你节省不少时间,也让你晚上不再那么痛苦。
第二,睡眠更深了。即使夜里偶尔醒来,也能很快再次入睡,不会像以前那样辗转反侧,感觉睡得“假假”的。深度睡眠好了,白天精神自然更好,整个人活力也跟着上来了。
第三,白天焦虑情绪减轻。睡眠质量好了,心理状态也会渐渐平稳,不再那么容易烦躁和紧张。人一旦心情平和,很多问题都会变得没那么难以应对。
所以说,要想真正改善失眠,不妨先从心理状态和睡前习惯下手。别老想着速效药物或者神奇疗法,这些都只能治标不治本。心理状态好,心里踏实了,身体才能跟着放松;睡前做好准备,身体才会告诉大脑:“该睡觉了,该休息了。”
当然,这条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你给自己时间,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可以试着记录一下自己的睡眠状况,看看什么方法最有效。平时多给自己找点轻松的事情做,不要让压力和烦恼积攒到睡觉的时候一起袭来。
失眠难眠虽然让人心烦,但通过调整心态和习惯,还是能看到希望的。别急着放弃,慢慢来,生活会慢慢回归正轨,睡眠也会渐渐变得更香甜。你会发现,生活和工作都没那么难撑了,精神头儿也会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