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缓解“秋燥”有妙招(中医养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202
核心提示: 秋季气候干燥,由于失于水分滋润,人们常会感觉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燥。如何缓解秋燥呢?  秋季以干燥为主要气候特点。
  秋季气候干燥,由于失于水分滋润,人们常会感觉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燥。如何缓解“秋燥”呢?

  秋季以干燥为主要气候特点。“秋燥”可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尚热、有夏热余气之时,后者见于深秋已凉、有近冬寒气之时。

  燥为干涩之病邪,容易损伤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证候,而使机体失于津液滋润濡养,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肺喜润而恶燥,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必从口鼻而入,因此最易伤肺,导致肺津耗伤,宣发肃降功能失调,甚则伤及肺经,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甚则痰中带血。

  缓解“秋燥”,可以适当增加饮水。但要注意适温、适量,以温白开水为宜,过凉或过热都不适合。多久喝一次水,每次喝多少,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出汗量、运动量等情况来定,不是一定要喝“八杯水”,特别是脾胃虚弱的患者,饮水更要以少量、多次为宜。

  缓解“秋燥”,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食用百合、银耳、枸杞子、雪梨、蜂蜜等滋阴润燥清肺之品。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加入莲子、茯苓、陈皮、山药等,避免凉润之品损伤脾胃。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