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水果并非当下的创新,早就存在于中外的饮食传统中,是老辈人应对寒冷气候的智慧。在北欧,烤苹果是经典的冬季甜品,温热的果肉搭配肉桂的香气,能驱散全身寒意;在我国北方,烤梨汤、炭火烤橘子,更是从古代就用来对付秋冬干燥的食疗方。这类饮食的核心高度一致——通过烤制中和水果的寒凉属性,口感也会更温润,契合秋冬季节人体对温热食物的需求。
“不过,从营养保留角度看,新鲜水果仍是最优选择。”金晖表示,水果中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对高温敏感,烤制、水煮都会造成部分营养流失,尤其烤制时温度更高。金晖说:“总而言之,无论哪种吃法,加工环节越少,越能保留水果原有的水分、维生素等。”
虽然热水果的营养比不上生水果,但特定人群吃着反而更合适。金晖提醒,两类人群可优先考虑:
一是牙齿功能退化的老年人或换牙期的儿童,水煮后的水果质地软糯,更易咀嚼消化;
二是中医理论中体质偏寒的人群,平时手脚冰冷、一吃生冷食物就不舒服,加热可中和水果寒性,减少对脾胃的刺激,还可提升其养生效果。比如,梨烤制后润肺功效更佳,尤其适合秋冬干燥时节食用。
网友晒出的烤水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并非所有水果都适合烤,金晖推荐4类“烤果优等生”,同时提醒,不少人喜欢围炉烤水果,如果在室内进行且空气不流通,煤炭燃烧易产生一氧化碳,引发中毒。不妨对照以下方法烤制,新手无需开“火”也能零失败。
橘子:用铝箔纸包裹后放进烤箱或空气炸锅,200摄氏度烤10分钟,橘皮中的挥发油会渗入果肉,香味更浓郁。
苹果:洗净后直接带皮烤20分钟,果胶和膳食纤维能更好地助力肠道蠕动。
梨:去核后用铝箔纸包裹,放入烤箱或空气炸锅,180摄氏度烤制30分钟,搭配蜂蜜食用可增强温润效果。
香蕉:带皮放入烤箱,180摄氏度烤10分钟,至表皮微焦,这样能使其中的钾元素更易吸收,还能获取果皮中的低聚糖。
荔枝、龙眼等的水分和糖分含量高,且密闭带壳,不建议烤制,高温易导致水分流失、糖分浓缩,反而加重身体负担,而且烤制时易爆开,造成烫伤。
需要注意的是,烤制等加热过程会破坏水果的细胞壁,加速糖分释放,口感更香甜的同时升糖速度更快,不利于血糖控制。金晖补充道:“烤水果的糖分吸收率会升高,过量食用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糖友、脂肪肝、肥胖等患者不宜大量及长期食用。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克,烤水果也应计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