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近期二级市场最热门概念之一,固态电池行业利好消息频传。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据封面新闻,近日在谈及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路径时,安徽大学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金虎林明确指出,国家已出台清晰发展路线图:2026年启动硫化物固态电池装车示范,2027年推进1000辆规模的示范应用,2030年实现50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
另外,学术界有关固态电池的利好消息也是频传。
10月2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通过分子尺度界面一体化设计,成功将固态电池的界面阻抗降低至传统液态电池水平,同时实现柔性电池20000次弯折无衰减。
10月8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宣布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企业消息方面,10月23日,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在<1MPa的超低外加压力下循环寿命1200周。欣旺达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
另外,欣旺达相关高管还称,公司也已经成功开发测试了520Wh/kg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
中银国际研报指出,随着固态电池技术和产业进展加快,上车应用节点临近,对于固态电池的批量化生产提出更高要求。固态电池产线中,固态电池专用设备是产业化过程中的确定性红利,具备高成长性、高护城河及新一轮价值链重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