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造车热潮下 安全防护冷思考不可少
日期:2021-06-29 14:57
,才能让普通用户也享受到高端车才有的驾驶体验。
  全世界到底能够容得下多少家车厂还需要市场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入局,就意味着浴血激战。
  企业跨界造车殊途同归
  如果把互联网造车简单分类,有百度、小米这样的独立造车派,也有华为、腾讯、阿里等以向传统车企技术输出为主要特征的联手派。
  周鸿祎的选择可以归纳为后者,他选择了一直活在互联网造车光环下被网民忽视的哪吒汽车,周鸿祎将其称为基因互补。
  无论是亲自躬身下场还是组队合作,技术创新上的进步依然是网上最热的梗。
  6月17日,百度Apollo携
5/17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