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7-25 11:22
的门槛作用,制定实施更为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准入标准,对无环境容量、超过总量指标的区域以及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一律拒绝审批。同时,对重大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机制,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对位于环境敏感区域内项目,认真征求周围群众意见,增大办事透明度,切实做到建前严审批、建中严检查、建后严监督。
强化环境宣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在媒体开设专栏,通过报纸、广电、网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着力培育生态文明特色亮点,加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的创建步伐,打造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