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芦山”真面目----王治安
日期:2016-12-04 15:41
读者朋友,要认识芦山,首先应解读芦山。这里所说的芦山,切勿与另一个庐山混淆。芦山和庐山是两个概念,两个地方。
  四川省雅安市的芦山(既是县名又是山名)与江西省的庐山,只一字之差,芦和庐,系音同而字有别,但它们又有着许多共通的基因与元素。庐即茅屋,而芦则为芦苇,盖茅屋离不开芦苇。而芦苇盖的茅屋,既舒适,又凉爽,其效益比一般草屋高出数倍。
  芦山在长江源,庐山在长江尾;一个是大熊猫的摇篮,一个是诗人的乐园。二者相距数千里,然而它们同饮一江水。诗人与大熊猫都是国宝,都是畅饮母亲河的乳汁而享誉千秋。

1/11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