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在所有内分泌疾病中排在第二位。全球患者超过3亿人。近十年我国患病率增长非常快。由于甲状腺疾病症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科普知识教育的不足,导致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低,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偏少。此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展义诊科普活动的主要目的正是让公众关注并了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症状,及时进行自我筛查和预防。
在谈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诱因和危害时,郭晓蕙说,如今甲状腺疾病已经成了高发病和常见病。过去多发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现在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甲状腺疾病发生的高峰段为20岁到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生活不规律、生存压力大,这也是导致甲状腺疾病早发的直接诱因。
郭晓蕙说,甲状腺功能异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另一种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甲低”的人常常会无故发胖,还伴有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反应迟缓等症状,女性则会影响生理周期出现月经不调;“甲亢”病人常会出现心跳过速、心慌意乱的情况,也因此常被误认为是心脏出了问题。无论是“甲减”,还是“甲亢”都是会影响人的状态和生活,一旦出现了甲状腺功能异常一定要重视并及时就医。
据悉,自2008年卫生部与默克发起了这项关于甲状腺教育公共福利计划项目,将每年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定为中国的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ITAW),2017年已经是持续宣传的第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