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世界卫生日关注抑郁症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亿多人正遭受抑郁症困扰。而在我国,由于大多数人对抑郁症认知不足并存在诸多误区,抑郁症就诊率不足10%。
青少年心理状况亟须关注
在抑郁症的各种发病群体中,抑郁症低龄化趋势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感到忧心。陆林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他介绍,《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中国10~24岁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自2005年至2015年间显著增加,接近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1.3%的患病率水平,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
(资料图)
青少年高发的原因
除了青少年正经历青春期发育,受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影响以外,陆林分析,从社会因素看,青少年要经历人生中多个重大抉择和转折,如中考、高考、参加工作等,面临诸多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都较易诱发抑郁。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不完整包括父母缺失、离异、外出打工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增加。
而且,目前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偏低也直接增加了治疗难度和经济负担,影响了驱逐抑郁症这位“病魔”的难度。陆林介绍,多项针对中学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3.7%~54.4%,其中重度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9.68%,城市地区低于农村或城郊地区。同样,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也不高。而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都曾经历过抑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抑郁
情绪可以被分成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心情不好,感到不开心;第二个等级是郁闷,内心体验不好;第三个等级是抑郁状态,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第四等级是抑郁症”。他建议,公众如果持续一段时间感到压力大、心情不好,哪怕是有原因的,都应该积极地去寻求帮助,尤其是专业帮助,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抑郁症,从而改善预后效果。“按照国际防治指南,即使是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也应该尽早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