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别了,五代人的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6  浏览次数:651
核心提示:金满村村民以木棍作柱、篱笆当墙、木板为顶搭建的千脚楼。光明网讯(刘超)一条10公里的山路,门才科一家五代人走了200年;一栋
 别了,五代人的山

金满村村民以木棍作柱、篱笆当墙、木板为顶搭建的“千脚楼”。

    光明网讯(刘超) 一条10公里的山路,门才科一家五代人走了200年;一栋木屋,五代人住了200年。

  每20天他就要下山一趟去买些生活必需品,最主要的还是盐巴。往返一趟要走10公里山路,5、6个小时。他住的是土坯和木头垒起来的房子,人畜混居,房顶的木板时间一长就会朽坏,差不多五年就要换一次。

  而今年年底,门才科就要和妻子与儿子儿媳、孙女一家五口搬到山脚下的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那是木石结构的楼房,不会漏雨,屋顶也不用翻新,卖盐和粮食的商店就在两百米外。

  “訇西(音译)”、“訇西”,门才科在交谈中反复用白族语言重复着这个词,当地人告诉光明网记者,这是高兴的意思。

  吃山

  “脚一滑,人就给‘吃’了”

  门才科的高兴不是没有道理,住在山上这么些年,他既感谢大山,却又时不时想离开大山。

  上山的小路两边,最多的就是苞谷(玉米),而这也正是门才科一家人的主食。“尝尝这饭。”门才科与妻子从一旁的土台上翻出几个碗揩了揩,请上山的人一起吃。

  53岁的门才科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洛本卓白族乡金满村的村民,住在距离山脚10公里的山上。当地人告诉光明网记者,金满村有11个村民小组,大部分都在深山中,门才科所在的组并不是最远的,还有三个小组在另外的山头,距离山下将近14公里。

[责任编辑:陈湛]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5页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