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北京今后五年将建50万套租赁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5  浏览次数:362
核心提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4日通报称,今后五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租赁住房供应,计划供地1300公顷,建设租赁住房50万套,并主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4日通报称,今后五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租赁住房供应,计划供地1300公顷,建设租赁住房50万套,并主要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安排。

  5月24日,北京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第一批试点项目——海淀区唐家岭的927套租赁住房,经过前期意向登记、资格审查、公开摇号等准备,正式面向海淀区保障房家庭开展现场选房、签约入住。

  按照政府统一趸租、确保不改变租赁性质的原则,唐家岭租赁住房项目已由海淀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整体趸租,租期十年,统一进行出租、运营和管理,实现政府、社会、农民和住房保障家庭的共建共赢共享。

  为保障农民利益,租赁住房由政府按市场价格趸租过来,再向保障房家庭按公租房价格出租,差价由政府补贴。

  北京市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大力推动租赁住房发展。从2011年起,北京市先后在朝阳区平房乡、海淀区唐家岭等五个集体建设用地地块开展了租赁住房项目试点,可供应租赁住房1.28万套,面向周边产业园区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城镇中低收入家庭。

  据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介绍,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房价较高的情况下,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是完善多层次、多方式住房供应体系的有益探索。北京市选取的五个试点项目主要分布在重点产业功能区周围,有大量且稳定可期的租赁需求。

  该负责人表示,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有三大好处:一是扩大租赁市场有效供给,增加住房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二是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实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三是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开辟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可持续增收渠道,通过租赁房物业管理、配套服务,扩大农村人口就业,就地实现城镇化。

  未来北京市的租赁住房将重点在毗邻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和新城的区域布局建设,充分解决周边就业人群的住房需求,促进职住平衡。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