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报告 » 正文

建设深绿城市 打造经济新引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1  浏览次数:1555
核心提示:朱朝阳,毕业于四川省璧山师范学校。曾任重庆市璧山县乡镇企业局局长,璧山县青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璧山县璧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朱朝阳,毕业于四川省璧山师范学校。曾任重庆市璧山县乡镇企业局局长,璧山县青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璧山县璧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重庆市璧山县副县长,重庆市璧山县委常委、县环保局党组书记。现任重庆市璧山区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重庆市璧山区于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设区。近几年,全区累计关闭588家工业污染企业,工业产值不降反增,GDP增速在重庆市领先。为什么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经济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本报记者对璧山区进行了实地采访。

  这几年我们累计关闭588家工业污染企业,工业产值不降反增,GDP增速在全市领先。一度损失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产值,而今却换来了产值达2000亿元的绿色产业链。

  对话人:重庆市璧山区委常委朱朝阳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蔚

  为什么舍得在改善环境质量上投入?

  ■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生产力。

  中国环境报:我们在璧山秀湖公园看到,湖边矗立的一座大石上镌刻着由区委书记吴道藩撰写的“千年璧山·深绿城市”几个大字。璧山为什么提出深绿城市概念?

  朱朝阳:璧山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玉”而得名,自古以来有“田肥美,民饶裕,巴渝名区”之美称,郭沫若先生赞誉璧山为“黛山秀湖”。作为生态发展先行先试者,璧山始终坚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向深绿城市发展方向迈进。

  2013年8月,《璧山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通过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以法定方式使规划成为璧山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同年9月,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三区一美”发展战略,将全县划分为“璧中城市区”、“璧北生态区”、“璧南生态区”和“璧西生态区”四大功能区,明确各镇街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凸显差异化绿色发展理念。2015年,璧山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璧山建成深绿型生态化的“一生之城”,更是进一步明确璧山生态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路径。

  深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瑞典,深绿是相对于浅绿和中绿而言的。目前,璧山已进入“中绿”阶段。

  中国环境报:我们在璧山的街道上看到有雾炮车正在降尘作业。从璧山区环保局了解到,璧山今年新购买了3辆雾炮车,每辆价格为84.8万元,而且每天用水和车用柴油的数量也不是一个小的数字。那么,璧山为什么舍得在改善环境质量上进行投入?

  朱朝阳:为了建设深绿城市,我们舍得在生态和环境方面积极投入。在农村,“硬化公路延伸到哪里,行道树就要栽植到哪里”。目前,全区248条757.74公里硬化公路全部栽植了公路行道树,农村网格绿化雏形渐显。在城市,绿化从平面走向立体,完成公共区域立体绿化260余处、居民楼院立体绿化1456户。坚持沿道路退让10米~40米用于城市绿化,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累计达到1600万平方米。

  城市绿了,空气也要更新鲜,水也要更干净。近年来,璧山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并将其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比如,为了降尘,今年在城区新购买了3辆雾炮车。而在城市规划区外所有镇街,我们在2014~2015年就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入资金1100万元,实施村容镇貌靓洁工程。配齐了自动化清扫设备,实现了全区机械化清扫作业城乡同步。今年,又持续投入资金298万元,为10个镇街增配了清洗车12辆。

  再比如,为了改善水质,全区累计投入5.97亿元,完成全区43座污水处理厂(站)新建改造及41公里一级配套管网建设,全区总设计日处理能力15.21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实现全区所有场镇和自然集镇全覆盖。同时,安排落实专项资金4500万元对已建和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升级。其中,全区生活污水处理总量的85%由一级B标准提高为一级A标准,50%按中水回用标准进行再生处理。

  璧山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好的实践?

  ■一度损失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产值,而今却换来了产值达2000亿元的绿色产业链。

  中国环境报:璧山区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做法值得肯定。近期以来,有的地方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抓环境保护动力不足,有的甚至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您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璧山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好的实践?

  朱朝阳:“璧山不再是只会做鞋的女同学。”这是近年来在重庆地区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也是璧山近年来经济转型的真实写照。

  和重庆渝中区“班长”地位相比较,璧山由于其秀丽柔美,一直被戏称为“小女生”。原来的璧山,三大支柱产业是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和皮革皮鞋。而现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在工业中占比提高到65%。

  曾经的璧南河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鱼虾绝迹。沿河住房贬值、门市歇业,母亲河彻底沦为了“伤心河”。在老百姓期待的目光和质疑声音中,我们下定决心治河。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治河举措,通过干部群众1年多的努力,璧南河的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改善为Ⅳ类。河水变清了,两岸变绿了,老百姓也高兴了。

  在治河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虽然污染在河里,但根源还在岸上。全县以治河为契机,铁腕关闭污染企业,倒逼经济转型。面对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大批制鞋企业远走他乡,看到一些纳税大户和产值超19亿元的企业相继倒在环保“零容忍”门槛下,很多人担心璧山工业会一蹶不振,经济从此走入低谷。然而结果出人预料,这几年我们累计关闭588家工业污染企业,工业产值不降反增,GDP增速在全市领先。尝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甜头,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现在,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泰集团、德国大陆集团、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等一批大品牌项目入驻。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篇布局,璧山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一度损失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产值,而今却换来了产值达2000亿元的绿色产业链。

  伴随铁腕治污高速增长的工业总产值,生动诠释了近年璧山生态保护与工业转型的相得益彰:2009年305亿元,2011年656亿元,2012年突破1000亿元。实现第一个300亿元用了30年(改革开放到2009年),第二个300亿元用了两年,而第三个300亿元仅用了1年。2015年,璧山工业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

  地方政府在落实环保责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在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奖罚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要对本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中央也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此,壁山区在落实地方政府环保责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朱朝阳:先举个例子。2014年,两个年轻人在河边镇一个废弃的养殖场里建设了一个酒店床上用品清洗的小工厂。但仅开业两天,就被村民举报,河边镇及时进行了取缔。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污染企业,完全要归功于璧山建立的各级政府环保长效监管机制。

  为了推进生态创建工作,璧山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25个区级部门和15个镇街“一把手”为成员的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环保局。各部门、镇街也按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全区上下形成了“分层管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生态创建推进格局。

  璧山区还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镇街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建立了绿色化政绩考核体系。实施财政倒扣机制,凡是引进一户污染企业,扣减该镇街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扣减总额按引进污染企业数量累加计算,5个以上镇街党政负责人集体下课。当地党委政府还出台文件明确规定:“高新区管委会或镇街引进电镀(微电园拓展区除外)、造纸、炼油、制革、废旧塑料加工等重污染工业项目,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通报批评;相关职能部门为其办理了有关审批手续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相关单位主要责任人须向区委、区政府写出书面检讨。” “被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责令关闭、取缔的违法排污企业出现死灰复燃的,视为新引进污染企业”。

  为了避免偏远镇街迫于经济压力引进污染企业,璧山区还建立了转移补偿机制:对人均财力不足12万元的镇街补足12万元,总财力不足1200万元的镇街补足1200万元,并安排经济条件较好的街道帮扶经济条件较差镇,补贴金额为街道财政收入的3%~5%。

  同时,璧山区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环保职责。比如,璧山城市建成区以外的28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交由市环投公司运营。璧山区正在出台《关于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明确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单位、运营管理单位和运行监管单位的责任落实,切实把污水处理厂用好管好。各镇街、高新区管委会和绿岛新区管委会落实专人定期加强污水管网的日常巡查和维护,以便第一时间排除管网隐患,及时修缮,保障全区污水处理厂(站)稳定运行。

  再比如,璧山区明确规定,城市扬尘控制由区环保局、区城乡建委、区市政园林局等部门协作联动,对辖区所有混凝土预混搅拌站实施作业控尘规范整治,开展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和工地的建设巩固。此外,在全域范围内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对镇街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