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资本疯狂角逐“最后一公里” 共享单车晋级前景仍不明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6  浏览次数:477
核心提示: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游苏杭)由于弥补了传统公共自行车找车不易、停车难等问题,扫码即走、随骑随停的摩拜单车、ofo等共享单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游苏杭)由于弥补了传统公共自行车找车不易、停车难等问题,扫码即走、随骑随停的摩拜单车、ofo等共享单车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目光。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尝试的人逐渐增多,相关的吐槽便接踵而至。

    从最初的“实心车胎太重,座椅无法调节,太难骑”、“定位不准,不好找”到“违停车辆,难找”,再到最近有关其“不退充值余额”、“盈利模式模糊”等质疑,共享单车的晋级之路,可谓麻烦不断。

    摩拜ofo复制滴滴快的之战

    “最后一公里”上演疯狂角逐

    如果说摩拜是共享单车界的“uber”,那么ofo就一定是共享单车界的“滴滴”。

    2015年,摩拜和ofo一经问世便均先后获得投资方数百万元的融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的概念彻底被引爆,融资速度更是令人震惊。

    据悉,摩拜单车9月30日刚完成了1亿美元C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华平投资集团领投,多家机构跟投,包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和摩拜单车早期投资方熊猫资本、创新工场等。

    紧接着10月13日,摩拜单车又完成了最新一轮融资,腾讯赫然在列,此外还包括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投资。

    ofo也不甘示弱。10月10日,ofo即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C轮投资机构包括两周前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C1轮战略投资,以及由美国对冲基金Coatue、顺为资本、小米、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YuriMilner、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早期ofo的投资机构跟投的C2轮投资。

    摩拜、ofo的亮相,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绿色出行方式,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与此同时,资本入局也开始提速,试图为出行领域最难解决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单车领域的硝烟似乎一触即发。10月8日,单车出行项目——“小鸣单车”也对外宣布,已于近日完成1亿元A轮融资,融资的领投方为国内上市运动自行车企业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

    8月至今,三个月的时间里,包括摩拜、ofo、小鸣、优拜在内的四家公司共计获得10轮融资,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现今,发源于上海的摩拜单车,已然走出魔都,北上帝都,南下入广。而主打校园的ofo也将其触角伸至校外,与摩拜展开正面对峙;小鸣单车、优拜单车也都不甘示弱,试图弯道超车。在资本的撑腰下,一场单车大战正在赫然上演。

    内外发展均陷掣肘

    共享单车前景仍不明朗

    作为该行业中的标杆企业,“摩拜”与“ofo”自然会被人拿做比较,而他们的发展好坏也对这一行业将起到预示作用。

    发展之初,二者均遵循差异化的竞争模式。摩拜推崇高价车+自产的重模式,而ofo则侧重于低价车+采购的轻模式。

    早期,摩拜单车的成本费用高达6000元,此后逐步降至3000元,ofo单车的成本在270元左右。

    但就在上周的发布会上,摩拜单车宣布于京沪两地同步上线最新车型“摩拜轻骑”,将其整车成本从3000多元控制在数百元,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半小时1元降至0.5元。

    而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则表示,经过升级后,ofo一辆单车的成本业已上涨到300多元。

    在历经这“一升一降”的改进之后,二者在产品形态上已经大为趋同。当前最大的差异,仅在GPS和智能锁这两点上。从盈利模式上来看,目前两家也较为相似,主要以收取租赁费为主,用户缴纳的押金以及预存的骑车费用将会带来现金流和资本沉淀。然而尽管存在此类收入,但这些资金是否能够能够支撑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仍是个问题。目前看来,要想仅靠自行车实现盈利,难度依旧很大。

    城市道路的规划问题更是为共享单车添上了一笔不确定的因素。在过去20年间,中国城市的设计往往都以优先满足迅猛发展的私家车的需求为首要任务,对于自行车规划方面较为不足。随着机动车逐年增多,自行车道正不断被侵占。

    数据显示,当前北京五环内的自行车专用道大约只有700公里,还经常被路侧停车挤占。这使得骑行者常常无路可走,不得不不与飞驰的机动车同行,危险系数陡增。

    刨除安全状况不佳的问题,天气也是限制骑行的又一因素。根据北京市交通委今年7月发布的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自行车的出行比例也持续下滑。34%的调查者不骑车是因为出行距离过远,15%的人认为消耗体力,16%的人认为出行环境差,还有24%的人认为公共交通经济快捷,无需骑车。

    一边是“缓解交通拥挤”、“倡导健康出行”这些美丽的初衷,一边是“无时无刻不被占用的自行车道”、“持续不断的雾霾”的现状,在这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共享单车行业将如何实现平衡,现在仍旧不得而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